1 試驗材料及方法
原料為興澄特鋼生產的GCr15軸承鋼。
工藝路線:100t
EBT電爐冶煉-LF精煉-VD真空處理-CCM300方坯溫送(或進緩冷坑)-連軋-鋸切定尺-精整-檢驗入庫。
在產生“黑斑”處截取試樣,用JSM-5600LV掃描電鏡和NORAN能譜儀進行觀察及相應物相分析。
2 試驗結果
試樣經無水酒精清洗後用掃描電鏡觀察發現“黑斑”為大大小小的腐蝕坑及腐蝕麻點,平行條紋為磨加工的切削條紋。
腐蝕坑經放大後觀察其中有腐蝕產物,用能譜分析檢測到較高含量的氧、硫、氯、鈉、鉀等元素,無夾雜物,可判定並不是鋼材本身的間題,可能是加工過程中引起的。因為酸洗液中有氯,而磨削時使用的冷卻液裏有鈉,鉀等元素。
將腐蝕麻點處高倍放大,有一層腐蝕產物硯蓋著,其形貌為龜裂狀的泥狀花樣。白色小穎粒為鋼中碳化物,這是由於碳化物不易被腐蝕而殘留在表麵。
3 討論和分析
有文獻介紹 “黑斑”缺陷產生為聚集的夾雜物造成,經掃描電鏡觀察及能譜分析可知,軸承表麵的“黑斑”主要是由於氯及鈉、鉀離子引起的點腐蝕,未發現聚集的夾雜物。氯離子是荒管在酸洗時由酸洗液帶入的,當金屬表麵的部分氧化膜由於某種原因(可能是擦傷或碰傷)遭到破壞,則致使殘留酸液中的Cl-入侵,與表麵的金屬反應成為陽極,而其餘為陰極,形成微電池。
致使金屬表麵被腐蝕成很多的腐蝕坑,而含Cr的碳化物不易被腐蝕則保存下來(如圖3)。蝕坑周圍由陰極反應產生的堿促進了鈍化,因而抑製了腐蝕.鈉、鉀離子是軸承管在車削加工時由冷卻液帶入的,它的入侵加快了腐蝕的進行。為防止類似現象發生,在製造工藝過程中必須嚴格防止工件與氯、鈉、鉀等離子的介質接觸,酸洗表麵氧化皮時需洗淨殘留的酸液,而且車削加工後要洗淨表麵的冷卻液。按此措施,以後的生產中再未發生過類似情況。
4 結論
通過電鏡和能譜分析,發現“黑斑”缺陷為加工過程中酸洗液清洗不幹淨局部產生點腐蝕,後又經冷卻液中Na、K陽離子的促進而造成的。
|